2022年6月27日,國務院向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做了《關于兒童健康促進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就我國兒童健康問題做了系統歸納和總結,并對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做了系統鋪排,具體內容如下:
(一)強化兒童健康促進法制建設。一是進一步完善兒童健康法律法規體系。積極爭取將兒童健康促進工作急需的立法修法項目列入下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五年立法規劃。盡快啟動修訂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研究完善兒童健康促進工作相關法規和配套規定。二是持續推動兒童健康促進相關法規政策落實。以法制保障兒童健康,進一步推動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落實兒童健康促進主體責任。將兒童優先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優先考慮,在公共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建立穩定的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兒童健康投入保障制度。
(二)深化兒童健康領域改革創新。一是加強兒童醫療保障。逐步提高兒童基本醫療保障水平,統籌發揮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綜合保障梯次減負作用,共同減輕患兒醫療費用負擔。落實落細參保繳費政策,確保兒童應保盡保。充分發揮商業保險風險保障的補充功能,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針對兒童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二是穩妥有序推進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指導試點城市按照改革思路和機制設計完善本地實施方案,在機制設計上將支持兒科醫療服務發展作為相關指標統籌考慮。三是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切實落實保障兒科和兒童保健科醫務人員薪酬待遇的傾斜政策,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兒童健康事業。四是強化兒童用藥保障。進一步加大對兒童藥品研發生產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兒童用藥監測預警機制,持續推動兒童藥品集中生產基地建設,擴大品種覆蓋,深化供應鏈協作,努力推動實現一批兒童國產藥品上市。動態調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支持將符合條件的兒童藥品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定期開展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支持將符合條件的罕見病用藥等兒童藥品納入談判范圍。五是強化兒童健康科技創新支撐。大力支持兒童重大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科技研發,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促進成果轉化惠及兒童健康。
(三)健全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一是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間,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兒科項目建設,支持開展10個左右兒科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推動兒科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推進優質資源下沉。進一步筑牢基層兒童保健服務網底,著力提高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兒童保健服務能力。根據需要完善兒童醫院建設相關標準,開展母嬰友好醫院和兒童友好醫院建設。二是加快開展重點人群健康服務補短板工作。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實施婦女兒童健康服務能力建設工程,支持每省份1個省級兒科項目建設,以及分娩量較大、人口較多的地市級婦幼保健機構項目建設。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兒童健康服務體系發展。三是加強兒童健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不同層次兒科醫學人才培養,重點培養兒童保健、營養、心理、康復等緊缺專業人才。推進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每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配備1名全科醫生提供規范的兒童基本醫療服務,至少配備2名專業從事兒童保健的醫生,努力補齊人才短板。
(四)加強兒童健康全程服務。一是把好生育關,圍繞孕期、產前、分娩期、新生兒期等兒童的生命最早期,加強孕產期保健、母嬰安全保障和出生缺陷防治等,著力提高孕產期服務質量。二是把好養育關,主要圍繞兒童營養喂養、交流玩耍、生活照護、傷害預防等,加強對養育人的健康指導,促進兒童早期發展。三是把好發育關,主要圍繞兒童體格生長發育和神經心理發育,加強兒童保健服務,開展系統化兒童健康綜合管理和體質鍛煉指導,健全兒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強化兒童心理保健和干預,提高兒童環境和社會適應能力。四是把好教育關,強化幼兒園、托育機構衛生保健工作,加強學校心理教師和校醫及幼兒園保健醫配備,科學規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課程安排,強化學生健康教育,從小抓起,引導兒童樹立正確健康觀念,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五是把好疾病防治關,圍繞兒童傳染病、常見病、多發病,以及近視、肥胖、脊柱側彎、孤獨癥、心理健康等問題,進一步完善防控體系和工作機制,全面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做好兒童新冠肺炎防治,切實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五)強化兒童健康促進工作協同。一是強化政策統籌。加強中國兒童發展綱要落實。結合推進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公共資源向兒童適度傾斜。二是落實家庭支持政策。大力推進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將健康促進和科學育兒納入家庭教育。加快普惠托育服務發展,到2025年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4.5個。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健全假期成本合理分擔機制,保障婦女就業和勞動權益,落實稅收等支持政策,減輕家庭養育負擔。三是落實完善兒童教育、體育相關政策。深入推進“雙減”政策落實,規范校外培訓,增加體育和勞動等課程。開展青少年科學健身指導普及活動,突出體教融合,支持學校全覆蓋、高質量開展體育類課后服務,加強公共體育設施供給,推動體育、文化場館向兒童青少年免費開放。四是完善社會關愛政策,開展兒童健康綜合發展示范縣(市、區、旗)創建,在城市規劃中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的兒童視角,將兒童健康促進納入城市更新行動,在交通管理、公園綠地布局等方面更多考慮兒童身心健康和發展需要。加強兒童食品、玩具、用品等生產、銷售全程監管,持續加大執法力度。建立健全多部門參與的預防兒童傷害工作機制,完善兒童傷害監測報告系統。五是充分發揮婦聯、共青團、計生協等群團組織作用,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共同做好兒童健康政策宣教實施。充分調動社會組織和企業積極性,匯聚各方力量保障兒童健康。
上一條:沒有啦!
下一條:《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22)》在京發布 |
返回列表 |